集裝箱本身限重
每個集裝箱的開箱門上都有最大限重的信息,如MAX GROSS :30480KGS。意思就是說你的箱子連箱帶貨不能超過這個重量。皮重--20GP:為2200KGS,40為:3.720-4200KGS,個別有的HQ會有 MAX GROSS: 32500KGS。
這是集裝箱箱體可以承受的最大強度,裝貨超過此限,可能發(fā)生箱體變型,底板脫落,頂梁彎折等損壞,由此產(chǎn)生的一切損失將由裝貨人全部承擔。目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專業(yè)集裝箱碼頭都安裝了自動地磅,所以,只要集裝箱裝貨超出箱體限重的,碼頭是一律拒絕收柜的。所以建議各位裝箱前,看清楚集裝箱箱體上的限重,以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返箱重裝作業(yè)。
如果貨物確實超重又不能分割,那么可以選擇超重箱。這里會增加是選重費,一般碼頭/堆場將船公司的普通干箱堆碼在一起,如果要選擇其中特別的加重柜(如前面談到的20加重柜), 碼頭、堆場必須逐個查找,由此產(chǎn)生的選柜費一般跟指定柜費同價。
船公司限重 一般情況下每個船公司重量政策都不同,大約標準就是不以損壞集裝箱為標準。
港區(qū)限重
主要看碼頭和堆場的機械設備負荷。
集裝箱船靠碼頭后,一般都需要碼頭的吊機進行裝卸作業(yè),然后用卡車拖到集裝箱堆場再用叉車吊下來。如果集裝箱的重量超過機械負荷,就會給碼頭和堆場的作業(yè)造成困難,所以,對一些設備比較落后的小港口,船公司一般都會提前告知該港口的限重,超過此限的不收。
配套的支線船或公路限重做過美國內(nèi)陸點的人都深有體會,美國的公路運輸限重非常嚴格,因為很多集裝箱在碼頭卸下后需要用集卡走公路拖到內(nèi)陸的,所以公路限重同樣成為船公司限制集裝箱重量的原因,當然,只做到碼頭的不在此限。
到美國線的貨物對重量的要求很嚴格,限重主要是受到到美國內(nèi)陸點公路限重的影響,一般小柜17.3噸,大高柜19.5噸。但是根據(jù)不同的港口也有不同的限重要求。
航線限重不同航線,船司運力是按照貨物裝卸港掛靠順序和貨物出口種類和熱度不同來安排的,加之目的港設備操作的負荷問題,不同航線大小柜的限重自然也有不同。
超重了怎么辦?
這主要分港區(qū)超重、船公司超重、目的港超重
1、船公司超重
與船東商量,補交超重費,其他按正常走;
2、港區(qū)有自行規(guī)定的超重
如果在進港時發(fā)現(xiàn)超重,需和港區(qū)交涉,補交超重費加人工搞定費或者掏箱重裝;
3、目的港超重
一般目的港超重后在一定范圍內(nèi),交罰金可以解決;如果超重嚴重,沿途吊機無法負荷只能在附近的港口調(diào)卸或者原路返回。
政策及影響 從2016年7月1日開始,國際海事組織(IMO)將實施《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公約)關于出口集裝箱重量查核的相關要求,該規(guī)定明確要求,從當天起,托運人(貨主)將要為所有出口集裝箱申報查核總重量(VGM),凡無驗證總重的集裝箱將不得裝船。
積極參與集裝箱供應鏈的各個方面將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此新規(guī)定影響。船舶經(jīng)營人和碼頭經(jīng)營人被要求將經(jīng)驗證的集裝箱重量運用于配載計劃。為了讓他們以及時方式得到信息,托運人將必須與訂艙代理或貨運代理分享該驗證重量。這顯然要求達成有關程序新協(xié)議,以及修改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IT)系統(tǒng)。
4、提供準確重量為托運人責任托運人(或托運人責任下的第三方)被要求對裝貨的集裝箱或其全部內(nèi)容稱重,這取決于其所選方法。所用的稱重設備必須滿足國家的認證和校準要求。SOLAS公約修正案要求重量驗證程序必須簽名,特定人員必須按代表托運人已驗證重量計算精度程序來命名和確定。承運人可依賴此簽名驗證重量作為準確重量。
轉(zhuǎn)載自:外貿(mào)單證中心